
(深夜,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在脸上) 凌晨两点半,微热搜突然了#某顶流夜会神秘人#。手指比大脑先动,点开词条瞬间涌入九宫格糊图——路灯下两个戴口罩的剪影,配文斩钉截铁说拍到实锤。评论区早了锅,有人逐帧分析外套纽扣和三个月前机场街拍是否同款,课代表整理时间线发现当事人那天本该在剧组拍戏,显微镜女孩突然插话:“后面垃圾桶反光里是不是有狗仔的摄像机?”
(切到微信对话框) 闺蜜甩来豆瓣链接,标题带着熟悉的“理讨论”,点进去却是知音体小作文。楼主自称剧组临时工,绘声绘描述化妆间听到的暧昧对话,评论区突然冒出“前圈内人”补充细节。手指滑到第三条,发现同样的故事上周刚在另一个男团成员瓜里出现过,只是把“休息室”改成了“房车”。
(刷新页面时特别卡顿) 热搜词条后缀从“”变成“沸”再变回“新”,营销号开始搬运外网模糊视频,字幕组连夜赶工翻译。超话里大粉紧急控评,反黑站挂出十八个造谣账号,却没人注意最初料的主悄悄删了原帖。直到天亮时剧组场务po出现场通告单,吃撑的群众才打着哈欠转战下一个战场,留下满地瓜子壳和表情包。
(冰箱门开合的声响混着消息提示音) 你咬着冰镇西瓜窝回沙发,发现#某小花助理点赞#已经爬到热搜22位。